“目前,我们正结合市场诉求,指导沪深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9月7日✮,在第二届可持续投融资(ESG)与自贸港建设论坛上,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表示,当前,国内可持续投资方兴未艾,资本市场有公开透明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可持续投资的重要平台。证监会将不断推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的制度建设和相关实践😕,会同各方一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郭俊介绍⚉,可持续发展披露规则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事关主体多🦨,经济影响深远🚵♂️,超出了常规的信息披露具体规则。在推动规则制定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我为主🤶。
在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规则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郭俊就要不要强制披露、披露给谁看👕、设置哪些议题🧡、标准高低如何设定四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是报告的实施路径,即要不要强制披露。从我国国情来看,整体以自愿披露起步比较稳妥🕘。同时🤎,资本市场对披露质量有较高要求🔎,注重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允许自愿披露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披露,必须符合信息披露的底线要求,符合资本市场相关规则要求。
二是报告的对象和方式,即披露给谁看。如果以投资者为导向🔃,那么应主要披露有利于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放在财务报告中更为合适🪳。如果采取多元利益相关者导向⏸,要求既反映企业受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也反映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单独披露更有利于各方使用🏋🏻。在路径选择上,不仅仅要注重理论自洽,还要看与当地社会文化的匹配度。前期证监会开展的调研显示,超九成上市公司表示应该以双重重要性为原则进行披露⌨️。因此,披露出来的内容能不能让社会接受,是规则制定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三是报告什么内容,即设置哪些议题。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各国议题的优先序并不相同👏🏽,议题选择的背后是价值取向的差异。我国可持续发展披露前期聚焦于环境污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中国特点的议题🐯🤾🏻♀️,近年来增加了减碳方面的议题🛏,体现了国内对上述议题的关切▶️。在议题选取上,既要兼顾共性,更要考虑个性,既要看国际共识,更要看国内关切,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能够争取更大共识的方案🙎♂️。
四是报告的指标选取,即标准高低如何设定。如温室气体排放🏕、联营合营企业碳排放🍹、情景分析、内部碳价格☃️、薪酬挂钩百分比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更多定量数据和增量信息,理论上讲有合理成分。但能否把这些指标全部引进来👱🏼,要充分考虑国内企业的实际能力♙,并兼顾监管能力。
此外,郭俊认为,在推进可持续披露准则制定过程中🍼,还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关系:一是正确看待可持续发展披露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系。企业要切实提升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扎实推动内部管理改善,把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在日常经营管理之中🧑🏿⚕️,高质量可持续信息披露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二是正确看待可持续投资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关系🤜🏼💫。可持续信披和可持续投融资相互促进🗾、相互牵引🛩🧑🏼🎄,有必要通过加大可持续投资力度📱,更好推动更多企业开展实践并做好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