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24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在加强资金支持方面特别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下积极支持户外运动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上市融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1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出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开启了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的新征程。相比于宏观的规划,《行动方案》更加“接地气”,更加有可操作性,统筹推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服务提升与产业协同发展。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八个注重”。其中,在注重要素支撑方面,《行动方案》把强化自然资源⚒、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贯穿始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强化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模式,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让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截至2022年底,我国健身步道共计12.78万个,达31.42万公里,较2021年分别增长20.68%、19.29%。其中,由中国登山协会认定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截至2023年6月底有32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共计超过3000公里🥚。此外❔,全国冰雪运动场地2452个,较上年度增长8.45%。其中,滑冰场地1576个,占64.27%;滑雪场地876个,占35.73%🧑🏼⚖️,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8.69%、8.01%。
“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坚持统筹资源、生态优先、创新驱动🙎🏿♀️,从完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空间布局🦌,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资金支持👨🏼🦰,打造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示范工程三方面发力🫱🏿,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杨雪鸫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将统筹利用多方资金渠道,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示范和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持续加强项目储备🎖,推动建设更多的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运动船艇码头、滑雪场✊、健身步道等各类户外运动设施,夯实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对于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的户外运动产业来说🔦,其具有资源消耗少🌠🏄🏻♂️、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等特点🔇,且在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扩大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表示🎄,数据显示,目前,户外运动产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约60%⬆️,参与人数超过4亿🐂。
另据杨雪鸫介绍👩🏻🦳,近年来人民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十分高涨🥓,户外运动消费强劲增长。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冲浪/潜水设备销量同比增长87%🧜🏽♀️,户外跑步服销量同比增长153%,防晒衣销量同比增长75%,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供需有效对接,参与群体更加广泛👮🏻♀️,赛事活动更加丰富👨👦👦,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安全监管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发展基础好🏌🏼、服务保障全、地方特色强🙎🏽♀️、配套产业优的户外运动发展高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刘明表示,回望过去,我国户外运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面向未来,我国户外运动的成长空间还十分广阔。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𓀍、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将大力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建设更加齐全实用的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行业的规模化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户外运动打造成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