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建设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城发会城投专委会”)对2024年全国城投公司总资产情况、营业收入情况、负债率情况及主体信用评级情况进行统计发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统计收录了247家城投公司,其中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有99家🦹🏿♂️,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元的有13家🤹🏽♂️,上述两个数据均超过2023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还首次发布了城投公司的营业收入情况,已有54家城投公司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城投公司以往比拼资产规模🚪,随着城投转型深入推进,城投公司更加关心“二次增长”的问题🔌,比拼营业收入或成城投转型下半场重点。
“千亿级”规模持续扩大
此次统计由中国城发会城投专委会委托江苏现代资产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咨询集团”)进行👷,统计显示,在247家城投公司中,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城投公司数量持续扩大,已经有99家🙅♂️,比上一年度增加了9家🍛👨🏼🦱,占比超过40%🧟♀️。
其中,资产规模居前10位的城投公司资产均在3000亿元上,进入门槛比2023年增加388.89亿元🤲🏽,增幅为12.92%,且资产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的城投公司总数较上一年度新增3家,扩大至13家。此外,资产规模在2000亿—3000亿元的共有16家;资产规模在1000亿—2000亿元的共有70家。
具体来看,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9370.98亿元⚾️、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为8747.33亿元、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7983.46亿元👨🏽🏭。其中🤛🏼,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首次突破9000亿元🙅🏻。
从城投公司平均资产规模来看,247家城投公司的资产规模合计为27.68万亿元,平均资产为1120.99亿元🤾🏽♀️,较上一年度963.94亿元增加157.05亿元,增幅达到16.29%。按照前100位的城投公司数据统计☂️,资产规模合计为20.13万亿元🫅🏿,占统计资产规模的72.72%🔄。
从总资产年度增幅来看,较上年增加30%以上的城投公司有克拉玛依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城建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建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清远市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克拉玛依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65.82%;淮南建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增幅达31.21%,资产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针对2024年城投公司资产规模的变化情况,城市投资网首席经济学家、现代咨询集团董事长丁伯康认为🦸♂️,各地政府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形式做大资产规模,一方面提升了城投公司有效资产规模和资质;另一方面将整合重组作为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更多优质资源、资产和资本向城投公司集聚,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工作。
“相对于资产端,交易所或交易商协会在对城投公司发债审核中,更注重公司收入来源和现金流端口🦎,认为城投公司收入👨👨👦,特别是市场化经营性收入才是压降债务规模、降低债务风险的真正来源,也是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指标👨👨👧👦。”丁伯康表示。
相关主体信用评级情况显示,总资产前100位中AAA主体信用评级城投公司共55家👷🏿♂️,营业收入前100位中的AAA主体信用评级城投公司共54家,在资产和营收前100位城投中占比均超50%。从不同地区来看,较高主体信用评级的城投公司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AAA主体信用评级城投公司共61家,其中东部地区城投公司为37家🏃♂️➡️,占比为60.66%☢️;中部地区城投公司为15家,占比为24.59%👐;西部地区城投公司为7家📤,占比为11.48%;东北地区城投公司为2家,占比为3.28%🤹♂️。
聚焦营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统计首次发布了全国城投公司营业收入情况🉑,从更多维度展现城投公司当前市场化转型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在百亿元以上共有54家💢,前10位的城投公司营业收入均在300亿元以上。其中💨,营业收入在500亿元以上的有4家,营业收入在200亿—500亿元的有15家🪫,100亿—200亿元的有35家👩🏽🚒。
具体来看🏣,营业收入超500亿元的城投公司包括:宁波通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14.11亿元、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45.29亿元🚳、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36.19亿元🙆🏿♀️、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有限公司612.4亿元。
从城投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来看📯,247家城投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为19272.48亿元🏊🏽,平均营收为78.03亿元。按照前100位的城投公司数据统计,营业收入合计为15638.85亿元⚓️,占统计营业收入数据的81.15%。
丁伯康认为,在交易所“335指标[‘3’指非经营性资产(城建类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不超过30%;‘3’指非经营性收入(城建类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超过30%;‘5’指财政补贴占净利润比重不得超过50%]”的推动下,部分城投公司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和注入,使得企业资产规模得到实质性增长,这一点表明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现阶段城投的发展已发生实质性变化,城投正从“大拆大建”的增量思维向“精细化管理运营”的存量思维转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城投平台的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要以分类改革为主要方式,强调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为重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转型,对提升改革成效更具有针对性👊。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这就要求城投公司更应关注企业效率和效益的“二次增长”问题❌。
丁伯康建议,城投公司要从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功能定位出发🧑🏿🦳👨🏽🎓,全盘考虑企业的转型路径,切记不要盲目跟风向产投企业转型,而是“城投+产投”🌼。更不能以债务和融资为核心单纯调整财务结构🏷,满足提升信用评级要求等以实现融资需求。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贺可嘉则认为🤫☪️,城投公司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平台,城投的使命驱动城市的变革🙌。他建议城投公司应该加快推动城市公共数据资产化工作,从而提升财务表现与降低资金杠杆,拓宽融资渠道与盘活资产,促进城投转型与产业升级👨🏽🏭,提高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和主体投资回报。
彩神1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谭志国认为🙆🏻♂️,城投公司要以打造地方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成为地方政府城乡建设与运营👧🏼、产业升级与发展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坚强力量为目标🛌🏻,以重点解决定位问题、资金问题、效率问题,以及坚守风险底线为主线🃏,通过谋划战略布局、提升信用评级、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产业投资、搭建生态圈层🏕、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等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