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实录 | 荆博:为什么你的PPP项目不"靠谱"🏧?

来源于:彩神1 荆博 日期:2016-09-20

各位参会嘉宾💒,大家下午好🐸!我在咨询行业第一线冲锋陷阵十余年👨🏽‍🎓,期间接触很多政府的官员,包括投资人,大家都对选项目这个问题很疑惑或者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所以我今天不太想讲操作,也不讲案例,想讲一点新的东西——什么样的PPP项目才是"靠谱"的项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全国PPP业务开展的现状,我这边先做一个比较,这个比较采用的是财政部的数据👩‍👩‍👧,选取的角度是项目总量和项目落地总量,从这个比较可以看到目前国家PPP项目已经申报的和落地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目前我们PPP运作的发展情况。
    第一个数据,截止上半年🧘🏽‍♂️,全国拟采用PPP储备项目9285个👨🏻‍🦰,月均增加457个,总投资超过10.6万亿元,平行的🚵🏼‍♀️,截止上半年,进入执行阶段的PPP项目是619个,总投资额是1万亿元🥌,占到入库项目总数的6.7%,占总投资额的9.4%🌳🏊🏻,不到10%,即进入执行阶段的意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项目落地,全国PPP项目库里面落地的项目不到10%👷‍♀️。
    第二个数据,财政部前两批示范项目一共是232个,总投资超过8000亿,占入库项目总数的2.5%,投资额占7.5%。前两批项目进入执行阶段的105个🥰,落地率48.4%,平均落地周期是13.5个月🦃。进入示范项目以后👮‍♂️,示范项目落地的成功率要比项目库里面普通的入库项目落地率高🤵🏼‍♂️。
    第三个数据🪗,我们马上要公布的第三批财政部示范项目👩‍🍳💵,收到申报一共1070个,总投资额大约是2.2万亿,估计会有500个入选👨‍👨‍👧‍👦,现在准确的数字还没有出来,如果是500个的话,要超过前两批的总和。在已经公布的示范项目中🫏,已签约的社会资本一共是119家📻,其中民营企业43家,混合所有制8家,外企3家👨🏿‍🦳🧕🏼,国企65家,除了国有企业以外,非国企占45%🚴🏽,国有企业大概要占到55%左右,这是目前的现状🤸🏼‍♂️☸️。

这些数据的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的PPP项目数量很多🤢🦥,随着政策进一步推进,各省市对PPP项目进一步的重视,PPP项目,尤其是入库的项目会越来越多🙅🏼‍♂️。但是另一个方面🧑‍🦱,入库不代表这个项目就能执行下去。目前来看🦪,项目落地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投资人或者是社会资本关注的不是这个项目签完合同🤹🏿、成立了项目公司就结束了,这个是咨询机构关注的东西。在投资人的工作当中👩🏿‍🍳,签合同、成立项目公司才是第一步,我们更要考虑的是后期如何去执行0️⃣,所以关注点不太一样。为什么要强调落地难的问题🤷🏼‍♀️?落地难代表着我们在选项目的时候比较困难💇🏻,我们有可能选的项目前期都操作非常好,但是后期落不了地,这对投资人来讲就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为什么说现在很多项目都不“靠谱”?

这个比较白话一些🪑,我选了几个我认为比较主要的理由⚜️,能够说明为什么会有不靠谱的项目存在:

理由一🚴🏽‍♀️: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面合作理念在本质层面有一定的冲突

这个冲突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投资额⏫🌌。从政府PPP中心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在选PPP项目的时候,报上来的项目🍭,从项目投资额角度讲没有明显界定。我不知道大家谈项目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政府推出项目的时候🤗,这个项目投资额比如五百万👝,这种项目对于社会资本来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种项目一般政府通过自身的财政也可以做。同时这种项目拿给社会资本来做,社会资本不愿意做;这种项目放到金融机构去做👧🏼,金融机构不会去做✡︎。政府需要了解一个PPP项目适当的投资额到底是多少🧑🏼‍🦲🕴🏼。

对于社会资本来讲,社会资本在看这个PPP项目的时候,因为社会资本规模有大小之分👳,比如央企越大越好,但是对于普通的民营企业,小一点的国有企业,这个投资额一般来讲至少得达到一个亿☹️,这是最低的标准👩‍👩‍👧。一般来讲🤙🏿,一到十个亿是比较适当的👒🫸🏿,再大一点,二十个亿,再往上走🧤,就看企业融资的能力,投资额再往上走,一百亿的项目,如果企业不是特别大,我不太建议做这种项目👩🏻‍🚒🦹🏿。另外,比如我们国家正在推的两个PPP领域,一个叫智慧城市,一个叫海绵城市✵,这种项目国家有优惠政策,财政部也有补贴🤟,银行金融机构也有优惠,是非常好的项目。但是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以去拿这样的项目,即便去拿,也要分怎么拿。

先说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智慧城市的项目总投入可能五百亿到八百个亿🎟,这是分阶段的。比如分基础设施,有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综合信息平台,有各个模块,不是所有模块全部一次性推动的🧝🏻。对于投资人来讲,他拿其中一块👩‍🌾,没必要拿一个整体🤣。

对于海绵城市来讲,这种项目国家补贴的也多👨‍🎤,但是盯着这个项目的人也很多🏌🏼‍♂️。比如全国十个海绵城市的示范城市,据我了解,北方有一个城市就是海绵示范城市,投资人和政府谈合作的时候,政府也很客气,我把我现在已经拿到的条件告诉你🥚,如果你觉得你比这个条件更优惠🧃,我们可以谈🌐。现在两个条件🧖🏽‍♂️,第一,我拿到了国开行的贷款,成本是1.2%,第二,我拿到了国开行后期的贷款,成本是五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下浮20%🦁。我相信这两个条件👩‍👧‍👧,一般的投资人都达不到。就是这样的条件👩🏼‍🦲,有十几家的央企来争这个项目,我觉得这种项目没有必要去争,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用到一些比较适当的项目上去。所以还是要去根据自己公司自身的实力做定位。

第二个就是模式,讲到PPP的模式🕧,财政部推PPP的初衷是为了化解政府的存量债务。化解政府存量债务不是新建项目可以化解的,一定是存量项目🧔🏿‍♀️🪱。因为存量项目政府已经形成了负债,用资本来运营,把政府的债务置换出来🌻,或者把政府高成本的置换成低成本的🔧🙍🏼‍♀️,这是财政部推PPP的一个初衷。

目前是什么情况呢?从财政部第三批示范项目申报情况来看🫰🏻🫸🏼,新建项目基本上占到70%以上,为什么?大家应该心知肚明,因为新建项目有施工利润🪹🤰🏿,存量项目没有施工利润🧎‍♂️‍➡️。现在比较好批的,比较好入库的🏄🏼‍♂️,申报示范项目比较好进的都是新建项目♟。对于政府来讲,新建项目有的话最好,但实际上在没有执行这个PPP政策之前,政府是通过什么融资呢?是通过自己的平台公司融资,做BT项目,大量的BT项目进行政府负债,等到文件一出,政府不能再利用平台公司来融资,就会形成很多BT项目的存量项目🙄𓀛,没有办法再用这种方式来去融资🧑🏽‍🦰。政府也没有办法再去给BT项目方钱,只能转成PPP项目🙍🏼,为了符合PPP的要求,原来三年要付的钱现在拉长到十年来付📓。这种项目目前在北方是非常多的,因为这个项目已经建到一半了,政策出来了🉑,不可能项目不建了🧑🏿‍🦰。比如一个项目之前是BT做的,一家央企和当地一家民企合作建,建到三分之二,央企已经建完了,但是民企还差一些。这时候政府没有钱了,这个PPP政策出来了,想把项目转成PPP,央企就不参与了,因为施工利润已经赚走了。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我可以参与,但是之前谈的国开行的贷款,民营企业资质不行⏬,之前谈好的可以给的项目贷款贷不下来了🐢,这是存量项目会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问题政府又不得不解决,因为很多项目都是这样的情况👩🏽‍⚕️。在这里面是有冲突的,对社会资本来讲希望拿到的是这种比较干净的项目,不要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第三是期限。按照文件规定,PPP项目最短不低于十年,最长不超过30年。政府希望期限越长越好,如果有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者政府付费的话🍖,每年支付的会少一些。对于投资人来讲,那肯定是期限越短越好🕰。如果我们用的是基金的模式解决的资本金🦹🏼,基金退出🗒,最长不超过五年,一般三到五年就要退出,退出的时候还涉及到回购问题。

第四是收益率😹,政府是越低越好,前段时间有一个民营企业跟我说,应该是在浙江,你来干这个活🧑🏼‍🤝‍🧑🏼,收益率4.5%,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要更低📴。他是比照当地平台公司发企业债来比的,PPP不是暴利行业🤦🏻,但是至少要达到平均水平以上,至少要比我的融资成本高,我不能一分钱不赚💇🏽‍♂️,白给你干活🙋🏻‍♀️,这中间有一个博弈的过程🍡。

第五个是保障措施,就是政府认为我给你的保障措施越少越好💺。比如纳入人大的决议,这个可以给你👩🏼‍✈️,你想让我给你做担保,把地押给你🧏🏻,不行。这方面投资人可能就比较麻烦了,因为金融机构目前对PPP项目的要求,大部分都至少得有一个2A级的平台公司做担保,否则钱贷不出来。当然银行的观念也在转变📈,得需要一个过程🩱。至少从14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是这个观念👩🏻‍⚕️,还是这个政策。

上面几方面说明了PPP项目合作双方合作理念本身就是有冲突的👩🏽‍🔧。这个冲突就决定了政府在选项目的时候,选的项目有可能社会资本看不上✒️,看好的项目👱🏼‍♂️👨🏽‍⚖️,或者是竞争激烈,或者是非常不好拿,这是第一个理由🥠。

理由二🔓:伪PPP项目非常多

第一就是BT项目,之前政府已经和建设单位签订框架协议🤙🏿,但是PPP政策出台以后,政府不得不按照PPP来做㊗️,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可能性很小。

第二个就是融资项目后续资金没着落👎🏼,已经执行,中途因后续资金无着落👥,而被迫转为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首先要解决项目资金缺乏的问题。
举个例子🚟,有个项目是建一条路,这个路前期是政府投的🧑🏼‍🦰,政府拿到银行的贷款🈹🔷,贷款成本现在来看非常高,要达到10%,而且是政府贷款🧑🏼‍🦰。现在形成债务以后🧝🏿‍♂️,项目已经建成了,用TOT的方式来操作👼🏻。哪个投资人愿意去接这样的项目?哪个地方高速公路都是赔钱的,因为没有那么大的车流量𓀈🕢。这种项目拿到市场上,没有人想做这样的项目🕟,这就说明在选项目的时候是有问题的。

第三个是打包项目,我把它叫做是“靓女”效应。由于某些项目投资额小或者收益情况差而无人问津。政府有时候会将其与某一个优质项目打包,作为一个PPP项目来推介⛹🏿。比如有一个管廊项目,管廊项目非常好,但是同时在管廊地上和地上周边有几条路🧑🏿‍🦲,政府想把这几条路打包🎮,放在一个项目来做,这样的话,投资额也上去了,投资人也比较感兴趣。对于政府来讲,如果他单单把那条路拿过来🤛🏽,可能对于投资人来讲基本没什么兴趣🎇,很难推。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就把这几个路打包进来👻,由投资人来操作。这种打包项目的情况现在还是比较多见。但是这种打包有时候风险也比较大,因为它不是什么东西都会往里打的。比如刚才说那个管廊项目,到最后政府非要把学校🍤、医院全都放到这个包里面来。一个管廊项目怎么可能包含那些东西👇🏼,它都不是一个行业,如果几条路🧑🏻‍🎤,还可以叫综合管廊和附属设施👩🏻‍🏫,不可能把学校和医院打包进来,规划不断调整🧓🏿,这种项目你参与会非常累。

第四个是前期承诺的项目🔓,某些地方的领导,为了尽快上项目😞,吸引投资人,在项目前期予以投资人承诺条件,比如担保抵押等,然后等中标完了以后,投资人还比较老实,因为他是修路,把征地款提前给政府打过去了。后面政府之前承诺的没有一点兑现,这种项目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遇到过🧞,因为他承诺的那些,文件规定都不允许了。千万不要抱有幻想🖼,他同意,我就可以做。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确实有这样的政府他可以给你做这样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会做。我建议我们投资这样的PPP项目还是要讲规矩🫲,要按文件规定走🤙🏼。


 

理由三:法治环境不健全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与现行法律冲突。主要是采购法和招投标法🙉,目前来讲一直是PPP采购当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出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这个是目前PPP项目招商采购的一个依据👳🏽‍♀️。但它并不是法律👱,而是部门法规,PPP法大家都在议论,什么时候能出台👅,它一日不出台,这个矛盾在法律层面就一直存在,因为它没有法律依据,这是第一个冲突🌟。

第二个是流程的冲突🦿。比如说先进行可研批复还是投资人先到位的矛盾,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按照PPP项目识别阶段的条件👨🏻‍🦯‍➡️,从项目识别进入项目执行阶段,项目必须要立项,项目立项的标准是什么呢🦵🏽?至少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获得发改委批复。但是发改委的规定是什么?这个我还专门查了文件📍,确实有这样的规定,要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业主到位,第二种叫投资人到位,第三种叫资金到位🧑‍🎄。这是一个矛盾,我拿不到发改委的批文,立不了项🩸;而立不了项🍍,PPP项目就没法做。这个矛盾怎么处理呢?目前据我所知,只有一个行业有处理方法,交通部专门为了这个事情出台了一个细则👨🏻‍⚖️,该细则是这么规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先评审🍯🤵,不批复♤,评审通过🕵🏽‍♀️,进入PPP执行阶段。等投资人中标🐣,成立项目公司,再下批文〽️。交通项目现在可以这么操作,但是别的项目🏭,目前还没有具体操作方法。这是现行流程冲突🌖🧜🏽‍♀️,由于法律环境不健全,它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所以导致这个项目没有办法去执行👎🏼。
 

理由四:实施太难

第一个是落地执行难🤩。目前衡量PPP项目是否落地的标准🦧,是否组建项目公司,是否签约,这个标准不是我们定的📄,是财政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标准。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讲,签约仅仅是第一步1️⃣,签约以后没办法执行🧖🏼,项目实施保障不到位,或者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迟迟无法推进,比如征地一直征不下来,各种手续办不下来,或者人大决议迟迟拿不到🏊🏿,或者融资不到位👴,或者是其他原因都有可能。现在PPP项目都是政府项目,我们经常碰到政府换届,换届的时候有可能新的领导上来以后🤵🏽‍♂️,这个项目停了,停滞三到六个月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的停一年都不稀奇,这就是客观原因,导致项目无法执行💆‍♂️。目前财政部对于示范项目建立了能进能出的督导机制。

第二个是项目融资难。一个PPP项目中社会资本全部自有出资的非常少,一般都会和金融机构合作解决融资问题。实际情况就是金融机构对PPP的融资问题还是在传统融资项目过渡阶段🕡,由于普通PPP项目无法提供传统项目那样的保障措施,所以很多PPP项目想拿到融资,不是说拿不到🧝🏽‍♀️,而是成本很高。

第三个是项目退出难🍄。为了解决资本金的融资问题,目前很多项目流行采用基金的方式解决资本金问题,但是无论基金成立方式如何,退出时间都是有限的➾🕎,一般都是五年😓。它的时间肯定比PPP执行项目时间要短🍋‍🟩✸,PPP执行项目一般都要到十年😭,基金退出的时候,必须提前设计退出通道🏣👨🏽‍⚖️。目前采取的退出通道,有回购🥺、资产证券化或者上市退出,比较流行的是回购🧏🏿,无论是跟金融机构联合的社会资本回购🚅🛜,还是由政府的平台公司回购。但是现在还不是太成熟,目前还没有一个彻底执行完毕的PPP项目,因为PPP政策才出了两三年,到今年三年,至少五年以后才能看到这种模式是不是合理。
 

PPP项目本质

介绍完理由,我特别希望大家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现在做的PPP的本质。PPP执行从2014年底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我希望我们回头看一下🗿🛑,在操作PPP项目的时候是不是真的遵循了其本质👨‍👨‍👦‍👦?

首先是运营。婚礼和婚姻的比喻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但是目前我们在执行PPP项目的时候🫶🏻,大家的着眼点都是在婚礼上而不在婚姻上🎥🧷,在婚礼的时候,双方都打的不可开交了𓀝,还谈不到后面的婚姻呢🫃🏻。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在选择PPP项目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遗忘了PPP最本质的要求--运营🚶🏻‍♀️。现在很多政府在选项目的时候,比如我是纯政府付费项目,反正都是政府来出钱,也没有运营,运营就是维护,这也叫运营,套这个运营的概念,这个也有👨🏻‍✈️。

第二个是利益共享。PPP项目短的十年🙅🏽‍♀️,长的二十五年👩🏻‍🌾,这么长的合作时间,双方合作前提一定是利益共享,是利益的共同体✔️,不是矛盾体🤜🏿。在前期谈判过程中,双方沟通会出现很多不协调,比如你来我往非常难谈的这种情况,我们都遇到过。我就认为我赚的钱越多越好™️、风险越低越好,如果都是这种想法的话,用不了合作十年,两年就会打架。

第三个叫风险共担。财政部文件里面专门规定了,实施方案里面专门有一章叫风险共担机制,写的很细👩🏽‍🚒,大家看过申报材料实施方案的会知道👳🏿,这部分内容很多,还有大表格⛑,它将风险写的非常清楚。但是双方在谈的时候,利益我要,风险你担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个肯定要双方互相理解🩹,共同化解风险👏🏽,才是正道,这是PPP的本质。我希望大家在操作PPP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去遵循它。
 

PPP项目“靠谱”的标准

我个人认为PPP“靠谱”的标准有四项🏃‍♀️‍➡️:

一是项目要完成立项🎞,现在我们有很多项目前期工作都没有准备完毕💃🏼,就拿过来做申报材料,这种项目我们先不要去碰它🧖🏼,因为它还在规划阶段✯,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存量项目,前期资料一定要完备🤷🏿‍♂️。

第二是项目简单干净🏄🏼,操作模式清晰𓀝,盈利模式清晰😑🧑‍🔬,没有复杂的财务和法律问题,政府执行力强🤏🏿,每一条都非常重要🕵🏽‍♀️。

第三是项目规模适当💪,项目规模太小,没有操作空间,规模太大,竞争太激烈,适中还是比较好的👩🏻‍🍼👆🏽。

第四个是项目未入库🗄,大家在选项目的时候🦹🏽‍♂️,经常会说👱‍♀️🧑🏻‍🍼:“要选我肯定选入库项目”🏊🏽。因为财政部9月份刚发了文件,如果是PPP项目不入库,财政不给安排支出👩🏻‍🦼𓀌,一定要入库。我这里说的未入库,不是不让它入库,而是你在选的时候💂🏿‍♀️📝,这种项目还没有入库,我们从还没有入库的项目来开始选,这个项目在识别阶段,你能更好的去判断这个项目对于你来讲到底怎么操作。因为已经入库的项目👍🏼,不太客气的讲🎖,最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名花有主🤣,申报项目入库时,项目是否进入采购程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第二落地不足🏋🏼‍♂️,有的项目入库很长时间🚣,都没有落地,这种项目自身肯定有问题。第三竞争非常激烈🧑‍🚀,好项目尤其全国示范项目,竞争太激烈了,你要能拿下来也行,但是如果你拿不下来的话,尽量不要去做它🧜🏻,眼界放开一些,不要就盯着那几个项目🏵。
 

PPP被遗忘的工作方法

作为参与PPP的投资人,无论是央企🤷🏽‍♂️、民企🙍🏼、上市公司🤴👇🏼,大家一定原来都是投资项目的,大家之前做投融资项目的时候🥕,方法非常好,为什么做PPP项目的时候,很多都不用了?

其实有两种很好的方法现在被人遗忘了,一个叫定性,一个叫定量🍒,这在投行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定性方法是我们一定要在前期就对这个项目进行详细分析,而不是前期先去拼关系👨🏿‍🔧。比如资料分析、实地调研、会议座谈🪥、专家判断。定量的方法是指搭建财务模型🧊,交易结构设计🔖,这也是我们咨询机构的工作,投资人自己也有一套自己的模型🤷‍♂️,我自己要算清楚账,这种项目能做还是不能做。我们作为咨询机构要算账👩🏻‍🍼,投资人自己也要去算一本账⚃,才能坐到一个谈判桌上来谈,这是工作方法,还是要把它利用起来。
 

契约精神的重塑

PPP是通过一纸合同形成的合作关系,既然是合同,就是契约⛱,契约精神我还是希望能够重塑🏋🏽‍♂️。在重塑过程中,有三大误区。

第一误区叫关系至上。现在投资人拿项目🍵,尤其我碰到几个投资人,他们跟我说的,这个事如果你搞不定书记🤸🏽‍♀️,搞不定市长,这种项目不要去做。我觉得这种理念就有问题🚵🏽,拿项目,首先要看这个项目本身行不行,而不是关系到没到位,如果关系到位,所有项目都可以做吗?不是这样🤾‍♂️🤹🏻。当然跟咱们国家的国情有关系👩🏻,确实有这种客观情况存在,它是一种有利条件🌁,但是它不是必要条件。

第二个就是地域差异。不要认为PPP项目只在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省会城市才有的做🤵🏽,我们公司大部分项目目前在三四线🤌🏻📇、在县里有很多好项目,而且政府的诚信也非常高👨‍❤️‍💋‍👨。这种地域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千万不要扎堆。

第三个叫经验主义🙌🏿。之前我们做投融资,形成了一定的经验,这个活怎么干,这个楼怎么盖;我做绿化的,这个绿化怎么干。比如有家做绿化的上市公司,人家做的这个绿化项目做完以后🦧,老总一看,你这个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全部重干,就是这么一种专业精神,一定要摒弃经验主义💂🏻‍♂️🎅🏻。

契约精神总结来说就是🛋,谈项目不能仅仅依靠关系,而要仔细研究项目本身👶🏼;找项目不能仅仅关注一线和二线城市与省会城市;做项目不能仅仅依仗以往业绩和经验,要重拾专业精神,做精品项目🚴🏽。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彩神1专业提供🏇:彩神1🤏、🔌、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1欢迎您。
彩神1